若初伤时,不遽用收敛疮口之药,则无此患也。凉膈散治上焦实热,烦渴面赤,咽燥喉痛,便溺赤涩,狂言谵语,睡卧不安。
至如疔疮之类,正欲宜拔其毒,若复用前药,肌肉受寒,血气凝滞,必致毒瓦斯入内而不救。一小儿足中指患之,耳中肿痛,小便频数,此禀父肝肾虚热为患,用六味地黄丸为主,佐以柴胡栀子散而愈。
一小儿臂患肿痛色赤,此欲作脓也,用托里消毒散二剂而脓成,又二剂而脓溃,用托里散将愈,而发热恶寒,用十一小儿两腿臂膝俱肿,不能举动而痛,用黄豆末热水调敷,服活命饮而消。一小儿痘将靥,身痒,脉浮数,按之无力,此真气不能荣于腠理,用补中益气汤渐愈,因功课劳心自汗,用六味汤而愈。
每服二三十丸,空心白汤下。 溃而肿痛不消者,小柴胡汤加芎、归、黄。
胆虚不得眠者,人参竹叶汤。朝用五味异功散,夕用四味肥儿丸,稍愈;又以地黄、虾蟆二丸,一小儿齿龈腐烂,头面生疮,体瘦发热,此脾疳所致,先用大芦荟丸;又用四味肥儿丸、大枫膏而愈。
脉浮数者邪在表,脉沉涩者邪在里。不信,服清热之药,至十三日,疮痕色赤,烦渴腹胀五味异功散治痘疮,脾胃气虚痒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