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病而即渴不恶寒也。加此药者,可以动荡一身血脉,血脉既动,岂复有流注乎。
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钱。元疔发之上,便打一针,直到痛处便住,血出无妨,便入仙蟾拔毒,取黄药入于疮口内,即用水沉膏贴之,神应膏亦可。
如此则热极而死者,莫不身冷、脉微,而以致于绝也。故经曰∶劳者温之,逸者行之。
耳聋者,耳无所闻也。 此药施治于初起时疫,传染伤寒,温病热病,热盛形气俱实者,百发百中。
今俗妄言无形状而空有名者误也。又春曰温病,夏曰热病,秋曰湿病,冬曰伤寒。
势甚者作一服,未利再作,以意加减,当下如烂鱼肚及脓血胶膘等物,及小便多出金色如皂角汁。然冬肾水阴至而寒,复以天气寒则腠理闭密,而阳气收藏固守于内,则适当其平,而以能内外之寒。